羊肚菌
本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分享羊肚菌(羊肚菌的功效与作用)
一、定义
1、羊肚菌,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又称硬壳羊肝菌或帽孢,是真菌界一种菌类。2、由于羊肚菌胞壁中含有大量多糖和蛋白质,耐侵蚀、耐水,具有优质的饲料价值,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农业及食品加工行业,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其食物价值极高。
二、特征
1、羊肚菌菌系较多,有淡褐、淡灰、白色等颜色,形态腔状或圆肉状,一般圆形,以叔丁基甲酰脲有机配位衍生物为贮藏贮存特征,有分枝菌丝和分支菌丝2种。2、羊肚菌有一定的抗病毒性能,是一种优势菌类,能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形态学侵蚀,促进有益菌在草坪上扩散,增强草坪机能。3、羊肚菌具有耐酸、耐癌、耐病毒等特性,在抗病毒抗菌方面具有潜力。
三、分类
1、羊肚菌属于多重分支担子真菌的一种,又被称为无性柄菌、多孔菌、双孔菌、断面菌等。2、菌种多样,主要分为4大类:鸡肝菌属、褐菌属、波兰独脚菌属和石菇属。3、羊肚菌属于担子真菌(Basidiomycetes),是担子真菌(Basidiomycetes)分类中的一类多重分支真菌(Polyporus),属于真菌界褐色担子真菌纲(Agaricales),属于天属(Agaricaceae),Pleurotus 科(Pleurotaceae),羊肚菌属(Pleurotus)中的多种菌种的总称。
四、生长状态
1、羊肚菌属于多孔菌属,几乎全部都是聚集菌株,形状可以是圆球形,也可以是扁平形。2、羊肚菌自然生长于木质树干、树枝或枯萎灌木,也可以驯化,通常在燃烧废渣等有机物质表层寿命较短的植物结构上开始萌发生长,其形态特征可用伞、冠或剑形来描述,有时呈柄状或圆形。3、羊肚菌本体被灰色、棕灰色或灰黑色的皮被覆盖,形状呈多边形或圆形。
五、营养成分
1、羊肚菌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比较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糖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具有抗癌、抗衰老、保护心脏的作用,还有非常明显的降低血压、血脂、血糖的功效。2、羊肚菌本体含有微量元素,如钙、铁、锌、铜、镁、硒等,并且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如菸酸、烟酸等,以及维生素D、维生素E等。3、羊肚菌还富含多种非蛋白氨基酸(NEAAs),如谷氨酸(Glu)、苏氨酸(Ser)、酪氨酸(Tyr)、丙氨酸(Ala)、丝氨酸(Thr)等,谷氨酸的含量占比最多。
一、简介
1. 羊肚菌(Lentinula edodes),又称“香菇”,属于菌类,是由多种真菌组成的一类生物。它们在温暖潮湿的夏季和下雨的秋季滋生,可以在林地、菌类作物和林木等环境中生长。
2. 羊肚菌的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因此被公认为是菌类中的营养宝库。
二、生长环境
1. 羊肚菌生长环境温暖潮湿,最适合温度为25-35℃,它们喜欢充足的水分,喜欢和较浅的黏土状土壤。
2. 同时,羊肚菌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因此适宜的生长环境要求土壤酸度PH6.0-7.0,有利于羊肚菌直接从泥土中摄取根系长势良好的营养物质。
三、发酵工艺
1. 羊肚菌的发酵工艺包括石膏处理、培养物形成、细胞发酵、萃取提取、圆筒状上皮层杆菌定植和黑曲霉发酵。
2. 石膏处理,即将石膏粉末浸入水中加工成胶体液。培养物形成,即将粘度合适的胶体液倒入容器,悬浮液滤过形成培养液,利用胶体液中的细胞结构进行培养。
四、烹饪
1. 烹饪是最典型的羊肚菌烹饪方式。根据不同需求,可以用大火快炒或小火慢炒羊肚菌,也可以将羊肚菌炖煮,炒、烤、拌、炸等。
2. 羊肚菌还可以拌制成羊肚菌牛肉,或者与其他食材一起烹调。
五、药用价值
1. 羊肚菌具有抗衰老、免疫调节、肝脏护理和病原微生物抑制等功效。
2. 根据研究表明,羊肚菌中的多糖有助调节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可抑制皮肤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对消化不良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