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鲳鱼
本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分享银鲳鱼(银鲳鱼怎么做好吃)
一、银鲳鱼的外观特征
1、银鲳鱼(Chinese Silver Carp)是鱼类的典型代表,又称为鲳鱼、白鲳鱼,也有叫白刀鱼的。它体长可达40—50厘米,体型相当长而侧扁,头部略长但保持平截,眼大,嘴小,尖锐的前缘嘴的两瓣,腮部有极明显的蓝色鳞片和近黑色的套尾鳞,身体有带银灰色闪光的水柱,背部银灰、腹部苍白和尾部黑灰,后缘腹部上面有淡紫色的鳞片斑点。
2、银鲳鱼的鳞片非常易于辨识,它的背部鳞片沿躯体中线紧排成“回字形”。并在前端至尾部形成“山 字 形”,最后一排和倒数第二排的腹鳞片延顶行排列,是其他淡水鱼类的特征。
二、银鲳鱼的生活习性
1、银鲳鱼习性游泳,生活在大江大河广阔的淡水湖泊中,所处的水域有充足的水面、泥底藻类、水果及小鱼,它们非常喜欢大水流,喜欢群居习性,喜欢吊着水柱在水势湍急的河床上游过,其游动速度极快,常会排成数万条鱼形成层状结构,有“数 bushels”之解。
2、银鲳鱼喜欢水温偏温,活动主要在8.2 —26.2℃温度范围内,而以炎夏时节为高峰,11—23℃的水温条件下,它的活动强度最大,另外银鲳鱼的活动也随着水里成分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去除有机物、氮、磷等元素会影响银鲳鱼的活动,水温、水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银鲳鱼的养殖效果。
三、银鲳鱼的繁殖习性
1、银鲳鱼生息时间表较长,四月份开始计划准备丰收繁殖,可以持续到九月数字,其中母鱼最适宜于繁殖的温度区间是20 — 26. 5℃,河水可以保持8.2 — 15℃的温度,银鲳鱼的产卵特征有多次的产卵,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2、母鱼一般在晚上9点到半夜12点发卵,在这两小时内发卵次数多,一次发卵量可达到半公斤到一公斤,当鱼种子被养殖者收获后,可以迅速繁殖,一年就可以从一尾殖改成二三百尾,令鱼苗以较快的速度繁殖。
一、银鲳鱼介绍
银鲳鱼,又称斗鲳,为双鳃鲤科、银鲳属的鱼类,是具有普遍分布的淡水鱼类,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也是一种淡水鱼类中非常受欢迎的新鲜水产。银鲳鱼又称家鲳,指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它属于有鳞鱼类,因其皮肤上有明显的银色斑纹,故有此名。其外观美观,具有极佳的营养价值。
二、银鲳鱼种类及分布
银鲳鱼有多种类,主要分布在我国江河湖海。其中,双吻斗鲳是它特有的物种,主要分布在江河中,它们以鱼类、昆虫等为食。另外,红口斗鲳则是在我国湖泊中的常见物种,以天然的硅藻及巴豆等为食。普通鲐也是在我国海中的特有物种,以藻和淤泥为主食。此外,还有红鱼、细鳃鲳等,使银鲳鱼的种类更为丰富。
三、银鲳鱼繁殖及养殖环境要求
银鲳鱼在春季至秋季繁殖期间,会利用中央水质通量和连续性富营养化水域繁殖,繁殖后移入干旱区。银鲳鱼养殖环境一般要求水温在20~30摄氏度,盐度0.2-0.4%,PH值需在7.0-8.0范围内;由于银鲳鱼性情温良和口感细腻,所以水质要求较为严格,只有恒定的良好的水质,才能保证养殖质量。
四、银鲳鱼营养价值
银鲳鱼肉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烟酸、磷脂、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因此占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由于其正常体重10斤左右,在口感细腻的前提下,吃起来又营养又美味,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此外,银鲳鱼由于其深浅不一的皮肤颜色,也可以满足人们对美观的追求。
五、银鲳鱼的注意事项
1、银鲳鱼虽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也存在可能会引起人体不适的风险,为了预防一些食物中毒的不良反应,人们在洗涤、分多次采购和储藏等方面都要进行特别的处理。
2、由于银鲳鱼的肉质较脆,因此在买来之前,一定要先检查鱼肉是否有污渍,并且最好是要采购新鲜的银鲳鱼。
3、不要在高温环境中烹饪淡水鱼类,最好是用水煮5-15分钟,以免烹饪时间过长,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