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疫情来,
不要慌张,不用害怕。
如果被隔离,就当放个假,
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
过一段宁静而自省的日子。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
现在所能预料到的,
就是世事难料。
对自己好一点,
对家人好一点,
对爱你或你爱的人好一点。
到了一定的年纪,
总要学会与周遭的一切和平相处,
珍惜当下,安然即好。
每个人的心中,
都想去看看
被烟雨打湿的江南,
白雪皑皑的长白山,
长河落日下的塞外,
黄沙吹满地的大漠。
每个人的心中,
都想去尝尝
乡下散发清香的豆苗,
渔村西风吹过的鱼鲞,
北国热气腾腾的暖锅,
深巷醇厚绵软的老酒。
等疫情过去了,
想走就走,想吃就吃,
看喜欢的风景,做喜欢的事,
总有时间让你去感受
山河壮阔,人间美食。
都说诗和远方,
疫情之下,
家,才是你的远方。
惟愿镇海:
镇定自若,海晏河清,早日消除疫情。
#冬日生活打卡季#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降伏的四个妖怪,为何三个吃人最多的没事,一个从不吃人的却被打死了?
吃人最多的三个妖怪是:孔雀、大鹏精、白鼠精。
先看孔雀: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再看大鹏精:他原住处离此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最后是白鼠精,仅在镇海禅林寺住了三日,就吃了六个和尚,想想看她平日里又吃了多少人?
不吃人的是六耳猕猴。
翻遍整本西游记,看不出他有吃人的记录,倒是会吃自己的同类,原文:那行者见沙僧打死一个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来追赶,回洞教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边,剥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众猴都吃了。
而最后的结局却是这样的:孔雀甚至吞吃了如来,却成了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精成为如来头顶上的护法,四大部洲的美食由他先享用。白鼠精最后再次被李天王父子抓获,但只是被押"去奏天曹,听候发落",估计很快就会被释放。
唯独是那个六耳猕猴,老实说还真没什么大恶,只不过冒充了一下孙悟空而已,而最后结局有点惨: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孙悟空给出的罪名是打伤唐僧,抢夺包袱,与那个吃了一国之人的大鹏精比起来,这又是多大一点事,可是孙悟空就将他判了"斩罪",而如来和西天所有的佛、菩萨、罗汉等,也是坐看六耳猕猴被打死,如来也就说了两声"善哉",其实要想复活六耳猕猴,还是有办法的,就像太上老君,用手一指,化为浓血的金角银角不也就回来了吗?
所以西游记中的佛教从不以吃人为恶,诚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造下的恶业越大,回头后的功果也越大,孔雀、大鹏、白鼠均以此修成正果,唯独六耳猕猴,未造恶业,却去冒充孙悟空,犯了大不敬,结果必死无疑。